1、阿拉伯胶、卡拉胶、琼脂、海藻酸盐、果胶、瓜尔豆胶等(增稠剂)等按具体列名归入品目13.01或13.02项下;
2、对于单一成分的食品添加剂,一般根据其具体成分归入第28章(无机化工品)或第29章(有机化工品)的相应的品目。例如,碳酸氢钠(膨松剂)归入子目2836.3000,柠檬酸(酸味剂)归入子目2918.1400;
3、明胶(增稠剂)按具体列名归入品目35.03项下;
4、酶及其酶制品应按具体列名归入品目35.07项下;
5、食用色素类应按着色料归入品目32.03至32.06项下;
6、表面活性剂制品按具体列名归入品目34.02项下;
7、改性淀粉类食品添加剂应按其具体列名归入品目35.05项下(详见附件1,N240585,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改性的玉米淀粉”按其具体列名归入品目35.05项下);
8、纤维类食品添加剂按具体列名归入品目39.12项下。例如,用于食品增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归入3912.3100;
9、天然聚合物类食品添加剂按具体列名归入品目39.13项下(详见附件2,N013578,用于食品添加剂的“聚葡萄糖”按天然的聚合物归入品目39.13项下);
1、由多种化学品构成的食品添加剂,按其他品目未列名的化学品归入品目38.24项下;
2、由化学品与食品或其他营养物质组构成的食品添加剂,可依据3824品目解释二的排他内容和第三十八章注释一(二)归入品目21.06项下。
38.24 铸模及铸芯用粘合剂;其他品目未列名的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化学产品及配制品(包括由天然产品混合组成的)(+):
本品目包括:
二、化学产品及化学制剂或其他制剂
……
但本品目不包括化学品与食品或其他营养物质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或物质均以营养价值为主。这些混合物在制造某些供人食用的食品时作为拼料或改良食品特性用(例如,糕点、饼干或其他焙烘食品的改良剂)。上述产品通常归入品目21.06。(参见第三十八章总注释)
第三十八章总注释
一、本章不包括:
……
(二)化学品与食品或其他营养物质的混合物,配制食品用的(一般归入品目21.06);
本章注释一(二)所称“食物或其他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第一类至第四类的食用产品。
所称“食物或其他营养物质”,也包括某些其他产品,例如,用于食品中作矿物添加剂的第二十八章产品、品目29.05的糖醇、品目29.22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品目29.23的卵磷脂、品目29.36的维生素原及维生素、品目29.40的糖、品目30.02的用于食品的动物血份、品目35.01的酪蛋白及酪蛋白酸盐、品目35.02的白蛋白、品目35.03的食用明胶、品目35.04的食用蛋白质、品目35.05的糊精及其他食用改性淀粉、品目38.24的山梨醇、第三十九章的食用产品(例如,品目39.13的支链淀粉及直链淀粉)。但应注意,上述所列产品仅是简单举例而已,不应视作有关产品已全部列出。引用本章注释一(二)的规定时,混合物中含有‘食品或其他营养物质’不一定就不能归入第三十八章。本章注释一(二)所限定不能归入第三十八章的仅是那些用于配制食品的混合物。”
例1:
食品添加剂(W2014-021)
该商品由约50%碳酸钙及约43%酪蛋白组成。根据归类总规则一及六归入子目2106.9项下。
例2:
β-胡萝卜素油悬浮液22% 食品添加剂(W-3-2900-2014-0012)
该商品由β--胡萝卜素、氨基酸、维生素E等原料组成,是多种营养素的混合物,主要应用于各种医药保健食品中。具体成分为:植物油(64%)、β-胡萝卜素 (25%)、氨基酸(5%)、维生素E(3%)、柠檬酸(3%)。
该商品是将β--胡萝卜素与氨基酸、维生素等进行混合制成,主要应用于各种医药保健食品中,所含氨基酸、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一起对人体的健康功能起协同作用。因此,根据归类总规则一、六以及品目2106的注释,应将其归入税号21069090。
例3:
“含有氯化钾的改性食盐”,根据HSC第十七次会议,认为该商品是含有具有营养价值的氯化钠的配制品,决定归入子目2106.90。小编认为,该商品归入2106,主要由于所含有的氯化钾是一种营养增补剂,且该商品主要是供低盐饮食者摄取钠、钾等矿物元素用。因此,该商品应归入子目2106.90。
例4:
“食品添加剂”,由三聚磷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组成。其中,三聚磷酸钠作为食品的“水分保持剂”,起到维持食品中水分稳定的作用。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能使食品具有酥脆、疏松或柔软的特征。碳酸钠作为“酸度调节剂”,能赋予食品酸味,增进食欲,且与碳酸氢钠复配,制成了疏松剂。
综上所述,由于品目3824及2106间存在较大的税率差异。并且因为食品添加剂的多样性及复杂性,要对食品添加剂准确归类,就要全面了解到添加剂中所含的成分及各成分所起到的主要作用。
(一)用于食品加工工业的食品添加剂如果含有上述的《税则注释》中所具体列出的物质,应归入21.06。
(二)如含有其他物质的,应着重考虑当中成分的各自的主要用途是否有利于人体吸收,并作补充营养用。如果混合物或物质均以营养价值为主,有利于人体吸收,并做补充营养用则应归入21.06,否则一般归入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