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OW().init();
物流 知识
综 保 区一 日 游
“保税一日游”背景
综合保税区“保税一日游”要追溯到区外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在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尤甚,如被誉为“制造之都”的东莞市,就与加工贸易发展密切相关。
在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模式下,上游厂家成品即为下游厂家料件,通过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链条,成品最终加工完毕后出口至国外。以珠三角为例,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发展,企业间配套协作密切,产业链契合度非常高,加工贸易企业之间货物来往频繁,但因为当时的贸易、税收和监管等政策配套不足及各地监管联动、手续复杂且人工作业效率低下等原因,深加工结转存在诸多不便,于是产生“香港一日游”:加工贸易企业先将加贸成品出口到中国香港,以核销手册、获取退税后,再以加工贸易方式申报进口,货物在保税状态下进入珠三角另外一家厂商进行下一道工序生产,但面临作业周期长、手续复杂、运力浪费等难题。
“保税一日游”发展
随着我国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在全国落地开花,企业可以轻松利用特殊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展“保税一日游”以代替“香港一日游”。
综保区“保税一日游”是保税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即进即出业务、“一日游”、出口复进口等,是行业对国产货物出口至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后复进口业务模式的称谓:货物出口到特殊区域即视同离境,即可进行出口收汇、办理退税、核销手册等作业;货物在区内短暂停留,下游企业从综保区进口货物,根据需求灵活进行保税、免税或征税进口等多重选择。同“香港一日游”相比,“保税一日游”不但出口、进口手续简化,节省大量运输费用,还因为作业时间较短,通常一天内(甚至数小时内)即可完成货物出口入区、进口出区等通关作业。这样一来可以大大节省物流运输费用和时间,增强企业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保税一日游”流程
随着保税物流业态丰富发展,“保税一日游”涵盖企业、货物及运作模式也更为多元化,参与方有进出口企业、承运商、综保区内企业、银行、外商等不同类型,区外主要参与企业大致分为一般贸易企业、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区货物性质有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目的在于退税,想要通过转厂(出口复进口)中的出口环节达到退税的企业。
“保税一日游”出口、进口通关作业(申报、查验等)同正常进出区没有区别,物流路径是:出口申报—车辆过卡口入区(可能会被布控查验)—进口申报—车辆过卡口出区(可能会被布控查验)—运往国内目的地。货权转移路径是:出口企业(外商、外商代工厂)—区内中间商(代理或外商)—区内另外的中间商或外商(可以继续流转)—进口企业(外商、外商代工厂)。一般而言,“保税区一日游”模式主要流转节点如下:
“保税一日游”业务优势
(1)通关速度快。
(2)报关、报检可以一批进,分批出。
(3)取代货物境外游,香港游,节省物流成本,缩短供货时间,且重堆场费用低。
(4)进保税区视同出口既可收汇核销、退税、核销手册。
(5)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可以供国内另外的加工贸易企业作为出品的料件,或者供国内可以享受该产品免税政策的企业使用。
(6)对于原材料提供厂商,可以享受到国家出口退税的优惠,以退税后的商品价格参与市场竞争;
(7)对于原材料接收厂商,可以将采购国内料件及中间品的退税时间提前,有效降低资金成本。